合肥中山医院微创科电话:0551-64251111QQ:800040120 咨询在线咨询
手术适应证的变迁
LC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胆囊炎、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,应用于急性胆囊炎也有报道。但仍有人把急性胆囊炎特别是亚急性胆囊炎视为LC的禁忌证。本组67中成功实施LC47例,占70.2%,出现的4例并发症均为LC开展早期发生。所以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,TC应用于急性、亚急性胆囊炎是可行的。从前人们认为LC的相对禁忌证对某些外科医生不再是限制。
腹腔镜探查和中转开腹 临床中我们发现部分病人的临床状与胆囊的病理改变并不相符合。发作剧烈疼痛的病人,其胆囊只是充血水肿张力高,三角区仍能清晰解剖。而有的病人虽然症状较轻,但胆囊已发生坏疽积脓,三角区解剖困难,特别是一些老年病人。我们认为:选择LC还是开腹胆囊切除术,临床症状不是唯一的依据,应先行腹腔镜探查试行分离,若能清晰解剖三角区就行LC,若三角区呈“冰冻性”粘连或分离困难,解剖不清或胆囊坏死应果断中转开腹。
并发症的预防
由于急性、亚急性期胆囊炎的病理改变使手术难度明显增大,易发生胆管损伤、漏疸、出血及胃肠穿孔等致命并发症。
在LC过程中,为避免这些并发症,我们努力做好以下步骤:
①显露:良好的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前提。病人的体位使内脏移向左下,胃管可排出胃内气液,适当的气腹压(10~18mmHg)造成腹内足够空间,助手自D孔伸入器械,推开胃肠及网膜等措施,可使胆囊及三角区得到较好的显露。
②分离:一般情况下,虽然胆囊与网膜胃肠有不同程度的粘连,但其间仍存在着间隙,紧靠胆囊浆膜进行分离比较安全。对于肠管粘连,采取钝锐结合的方法,忌用电钩、电切。对其它组织电凝、电切时,张力不宜过大,操作均在直视下进行,这样就避免了胃肠道损伤。有胆囊壁增厚(大于5mm)、充血水肿明显,抓持困难时,采取穿刺或“开窗”减压的方法,使其易于抓持,为手术操作及安全奠定基础。本组9例效果较好,术后恢复良好。
③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解剖:我们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,切忌大块组织分离、剪切和电切。尽量靠近哈德门氏袋分离,若感组织韧、张力高,应考虑其内有管道,使其“骨骼化”后加以处理。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,再沿胆囊床向其体、底部分离,使胆囊颈、体与肝脏分离(相当于逆行),这样可进一步明确关系,也可避免胆道变异引起的损伤。分离时应从不同侧面观察,确认“颈管”结构无误后再施以钛夹。在颈管交界处剪断,切忌用电钩切断,以防止热传导引起的损伤。周氏将结石嵌顿分为两性两类三型。对于前一类,我们处理与周氏相似,对于后一类(结石嵌顿于胆囊管内),我们自胆囊侧剪开胆囊至结石处,操作钳挤出结石,然后上钛夹,离断胆囊管。切除胆囊后再仔细检查三角区,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漏胆。
④术中切除胆囊后,甲硝唑冲洗手术区,防止胆囊床及肝周间隙液体存留感染。放引流管于胆囊床下,以便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。
以上是关于“腹腔镜可治疗急性亚急性期胆囊炎”的相关信息,如果您有疑问请立即咨询
下一篇:更年期易“忍”出胆囊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