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中山医院肛肠科11-06-28电话:0551-64251111QQ:800040120 咨询在线咨询
PPH诞生于西医肛垫下移学说理论.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,患病率高达48%,痔的现代解剖生理学概念的形成始于“肛垫下移学说”的提出。
该理论认为在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层特殊的组织,在胎儿时形成,位于肛管的左侧、右前、右后三个区域,突向肛管内,由静脉(或称静脉窦)、平滑肌、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,称为肛管血管垫,简称肛垫。起闭合肛管,节制排便作用。
合肥中山医院医师说,正常情况下,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,排便时主要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,排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,缩回到肛管内。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,肛垫则充血,下移形成痔。该学说于1975年由美国一家综合医院在硕士论文中提出。
在此学说的基础上,1998年意大利人发明吻合器痔环行切除术,即PPH 手术。至今全世界已有30万痔疮患者成功实施了 PPH手术,在中国,自2000年开展来,近15000名患者成功接受了该项手术。
合肥中山医院医师说,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,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;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,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,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,对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、环状痔、严重痔脱垂、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。具有术后、、无痛苦等特点。
以上是关于“pph的医学理论依据”的相关信息,如果您有疑问请立即咨询
下一篇:为何推荐微创技术治疗痔疮